发布时间:2023-05-31浏览次数:365
中新社圣保罗12月9日电 (记者 林春茵)南美首家、全球第七家“蓉侨轩·熊猫书屋”12月8日在巴西圣保罗揭幕。
“蓉侨轩·熊猫书屋”天府文化惠侨项目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联合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和海外侨团组织共同创建,此前,已在德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智利落地。
成都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戴浚率团抵达巴西,出席熊猫书屋启动仪式。戴浚受访表示,“我们准备了很多类别的书籍、刊物和绘本,尤其希望侨胞的孩子能喜欢并传承中华文化和天府文化。”
当天,戴浚与中国驻圣保罗副总领事田玉震、巴西华人协会会长叶周永、巴西中国大西南同乡总会会长李新城、巴西华文教育慈善基金会主席罗淑君共同为“蓉侨轩·熊猫书屋”揭牌。
李新城表示,书屋落地有利于旅巴侨胞学习中文,搭建“富有乡情的精神家园”。来自四川的巴西中国大西南同乡总会监事长王宏也认为,多个“蓉侨+”惠侨项目传递了祖国对旅巴川籍侨胞的关爱。
“我们会让书流动起来,文脉传承下来。”罗淑君说,圣保罗华校将依托书屋,举办好书推荐、读书交流会、经典诵读等读书活动。
据悉,成都近年来推出了“蓉侨康”远程惠侨医疗站、“蓉侨通”RCEP外贸服务平台、“蓉侨安”惠侨法律服务平台、“蓉侨缘”新媒体、“蓉侨轩”熊猫书屋等体系化、特色化的“蓉侨+”惠侨项目。(完) 【编辑:惠小东】
中新网成都12月9日电 题:印尼留学生洪婉晴:雅万高铁给家乡带来很多便利
作者 王鹏 何芦恒
“印尼和中国因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联系,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也希望把中医知识带回国。”近日,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洪婉晴在成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因为对中医的喜爱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发展与繁荣后,迫切希望学成之后回国,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力。
图为洪婉晴在图书馆。金冠池 摄
今年28岁的洪婉晴2017年来到中国,如今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位在廖内群岛华人区长大的女孩,从小就接受了很多中医药知识。在她的记忆里,妈妈根据中医理论制作的药膳是非常美味,“枸杞炖鸡汤、八珍炖鸡汤等等,从小我就对中医感兴趣了,觉得中医很神奇”。
自从决定来中国学习,洪婉晴获得了家人的大力支持。虽然在华人区长大,但她接触最多的是闽南语,来中国必须从头学习汉语。2017年,她首先在山东大学学汉语,努力的她只用了半年时间就通过了汉语能力测试,随后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继续学业。
“刚来中国的时候,我觉得这里很发达。”洪婉晴告诉记者,比如在交通方面,自己长大的城市没有地铁,而中国很多城市不仅有地铁,还有高铁,“交通又方便又便宜”。中国早已普及的手机支付更让她惊异,“印尼还是使用现金和刷卡,但是中国可以手机扫码支付、刷脸支付,又方便又安全”。
来到中国之后,洪婉晴趁着课余时间前往各地游历。她喜欢爬山,对泰山、峨眉山、西岭雪山印象深刻,最喜欢的是成都西岭雪山,“印尼没有雪,这里四季分明,雪特别好看!”中国旅游景点的完善设施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爬山都有索道,印尼的山上索道比较少,需要走路”。
图为洪婉晴在校园读书。金冠池 摄
作为一名外国留学生,生活在成都的洪婉晴自然也有些许不适应。在她看来,学习中文已经很难了,成都的很多同学平时还会用四川话来交流,对她来说“又新奇又困难”,不过现在她已经可以听懂50%的四川话。
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中,洪婉晴最感兴趣的是各种丰富的节日。“在印尼我们也有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但当时我并不太懂节日背后的文化,”她笑着说,来到成都后深度融入本地文化,学习了很多历史,更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且有趣。
图为洪婉晴在教室学习。金冠池 摄
课余生活中,洪婉晴喜欢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闲逛,也就此意识到这座城市的发展很快。刚来成都时,成都地铁还没有那么多线路,如今地铁线路越来越发达,“去哪里都很方便”。她还特别喜欢成都完全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对我们学生来说特别方便”。
在洪婉晴看来,如今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因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关系越来越密切。雅万高铁、泗马大桥、莫罗瓦利工业园……她一口气给记者举了很多例子。“尤其是雅万高铁通车后,我们去万隆很快,大概45分钟就到了,以前开车要三到四个小时,中国高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我相信因为有了‘一带一路’的联系,印尼会像中国一样发展得更好。”谈及未来,洪婉晴说,自己计划毕业后回印度尼西亚,在雅加达开一家诊所,并计划做一名教师,“印尼还缺乏很多中医人才,我希望能把在中国所学的中医知识带回印尼,把中医知识推广给印尼人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