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0浏览次数:707
中新网钦州12月9日电(翟李强 陈秋霞)12月上旬,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
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壮美广西·重大项目建设巡礼”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钦州石化产业园。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许建枢向到访媒体介绍,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是优化西南地区炼化业务布局的重要举措,项目总投资305亿元(人民币,下同),计划2025年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对于填补区域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空白、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市场需求、助推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2月7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现场。翟李强 摄
据了解,目前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已进入主体装置施工阶段。其中,最关键的12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桩基施工完成93%,将于年底全面完成;土建、给排水等施工将于2024年4月30日前全面完成。
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沿边临港优势,大力发展石油化工、新能源材料等产业集群。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加快。
规划总投资约1000亿元的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的三期第一批项目已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5年部分装置建成投产。广西华谊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巍介绍,这是华谊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三期完全建成之后,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的总产值将突破千亿元。
12月7日,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建设现场。翟李强 摄
近年来,钦州举全市之力发展石化产业,成功推动一批重大战略项目落地布局,随着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三期、恒逸高端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桐昆绿色化工化纤新材料、格派电池材料等投资超百亿元产业项目的推进,钦州石化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油、煤、气、盐”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钦州石化产业园成为全国重点发展的18个沿海石化园区之一,连续11年进入中国化工园区前30强,是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钦州市石化产业发展局局长唐艳发表示,钦州石化产业将围绕高质量发展,以中石油、华谊、恒逸、桐昆、中伟、格派等项目为龙头,延伸发展烯烃材料、化纤纺织、新能源材料、高端精细化工等下游产业链,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完)
中新网广州12月9日电 (记者 孙秋霞)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广东税务部门在“税路通·粤通四海”服务品牌下,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跨境税收专业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加速出海。
图为南沙区税务局工作人员送税费优惠政策上门。岳瑞轩 摄
日前,记者走进东莞市的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快意电梯’),看到整齐的机械手臂正在全自动生产线上进行着一道道工序,同时一条自动人行道正在接受工作人员的检验,准备送上货轮。
这家成立于1987年的东莞本土企业,曾参与中印尼两国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开拓境外市场,往往忽略对税收问题的调研,走出去后易出现“水土不服”。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处长刘丽介绍,广东税务部门不断优化跨境税收征管,为“走出去”企业及时解决境外税收争议,提供跨境税收风险防范与应对具体指引。
“税务部门推出的‘税路通’系列服务举措,能帮助我们提前预判面临的税务问题和税收风险,让我们‘走出去’更省心。”快意电梯财务总监霍海华介绍,今年该公司在东南亚和俄罗斯市场得到比较好的发展,海外订单量大幅增长。
专注于新能源行业的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力威”)2010年在东莞成立,多年来深耕轻型锂电池细分赛道,目前完成了对欧洲市场布局,在比利时成立博力威欧洲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东莞税务人员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了解发现博力威业务范围拓展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时,主动整理并送上比利时等国家相关税收政策指南。”博力威财务总监谢齐雷说。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的机制背后是税务部门依托大数据平台和精细服务举措。东莞税务部门主动运用税收大数据精准靶向定位“走出去”企业,建立健全“政策找人”机制,向企业精准推送境外投资的相关税费政策信息,实现“一企一策”的辅导跟踪机制。
在广州南沙,一批央企在这里设立综合型总部和国际业务总部。2018年,中铁隧道局集团全国总部搬迁至南沙,积极响应“走出去”,海外足迹遍布欧美亚三大洲。中铁隧道局集团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古宗华介绍:“我们先后开拓了以色列、格鲁吉亚、卡塔尔、新加坡等市场,我们带动了中国设备、中国物资、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输出,持续提升中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据了解,南沙税务成立“走出去引进来税收服务中心南沙分中心”,并开辟实体化“税务工作室”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境外税收法律政策宣传辅导、跨境便捷办税、涉税争议解决等一站式服务。
中铁隧道局集团财务部副部长胡周伟介绍,在进入瑞典市场时,由于项目方要求按瑞典方的格式提供税务相关证明作为投标的必要条件,但该证明与中国税务机关的证明格式并不吻合。联系税务部门后,工作人员在规定范围内确认相关事项,顺利提供了资料,为他们推开了瑞典市场的大门。
在“中国侨都”江门,依托“走出去”的华侨华人资源,江门税务将“侨”品牌特色深度融入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打造“税+侨”服务矩阵。通过与侨联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联动将华侨纳入服务对象,实现精准对接,加快推动侨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完)